shequ

      白地青種的翡翠白色為底(地子),綠色似“云朵”般飄浮,“云朵”成團、成塊、成片、成島嶼狀,僅僅是漂浮在白色的底上,而沒有與底相融洽的統一。白地青種翡翠大多數呈斑狀分布。質地細膩但不溫潤,肉眼尚能辨認晶體輪廓,翡翠整體不透明,部分微透明,特點是底色雪白,敲擊翠體的聲音略帶金屬的脆聲。這種翡翠在20世紀90年代初深受國人的喜愛,不少人認為白地青白得干凈、綠得鮮艷,在白地上飄浮的綠色更顯得翠綠欲滴,價格也曾一路攀高。但白地青翡翠有一個致命傷,就是它上面鮮艷的綠色總會給人一種漂浮沒有根基的感覺,仿佛隨便一蹭綠色就會*部被去掉一樣,而且白地青種翡翠的透明度很低,表明其質地一般,并非上上之選。因此隨著翡翠市場的逐漸成熟、人們收藏翡翠熱情的不斷高漲以及更多的優質的諸如糯化種、冰種以及玻璃種翡翠的大量涌現,白地青的翡翠就一蹶不振,很難再現昔日風光了。

 
      白地青種的翡翠往往做成各種小型的擺件,利用它上面各種形狀的綠色進行創意,然后可以俏色雕琢成各種有著美好吉祥寓意的擺件。由于質地中等,顏色缺乏厚重點立體感,一般不會刻意精雕細刻,所以整體價格不是很高,常用來作家庭擺放或辦公室陳列,不能用來做*的收藏品。
 
花青種
      花青種翡翠底色為綠色、無色,綠色有淺綠、深綠,綠色形狀有絲、脈、團塊狀及不規則狀,雖然是綠色,但分布極不規則,這也是花青種翡翠*大的特點。花青種不透明—微透明,結晶顆粒較粗糙,柱狀、粒狀的礦物晶粒的形狀肉眼下即能輕松地辨認出,敲擊翠體的聲音不再清脆悠揚,而明顯地沉悶起來。不規則的顏色可深可淺,分布時密時疏,因此這類翡翠獲稱為花青種。
 
      翡翠顏色的分布大多數是不規則的,所以花青種數量眾多就不足為奇了,實際上分細些,花青種可以進一步分為:豆花青種(底為豆色結構較粗),普通花青種(綠色不規則狀或飄花),馬牙花青種(馬牙種為底),油底花青種(油青為底,飄有綠色)……花青種的翡翠由于底色的緣故多加工成佩飾、墜飾和雕件,又因為它的質地不夠細膩,透明度也很低,所以很少用來做手鐲。花青種翡翠屬于中檔翡翠。
 
      白地青種與花青種是緬甸翡翠中分布較廣泛的兩種,前者質地較細、底色較白、偶爾會有一些雜質且綠色鮮艷、顏色綠白分明;后者質地略粗、底色泛綠、顏色分布無規律性,大多數不透明,也就是行家說的“水分不足”。兩種相比,價格互有高低,由于歷史的原因,普通消費者更加認同白地青種。花青種與白地青種翡翠有相似之處,即雕刻時應因材施藝,注意俏色技法的應用,同時因為質地不夠細膩,所以出于制作成本的考慮盡量少作細工。收藏時也一定要考慮到雕工的因素。

#1樓
發帖時間:2015-03-23   |   查看數:   |   回復數: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