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國際珠寶網之珠寶品牌:目前,珠寶行業已進入深度調整期,很多企業開始變革突圍,謀求出路。談及珠寶品牌的發展,業內人士一致認為產品創新是核心,然而,產品同質化嚴重給企業和市場帶來困擾,而隨著消費觀念和消費認知的提高,企業將面臨更大的挑戰。如何設計出消費者滿意的產品,又能標新立異,成為珠寶企業亟待解決的問題。對此,不少企業根據自身定位尋找對策,穩步推進。
市場:同質化現象明顯
近日,上班族阿龍在我市某珠寶品牌專柜為女友選購生日禮物,阿龍用了半個小時都沒挑出心儀的產品,*后失望離開。“不是Hellokitty就是四葉草,還有一些很常見的造型,這些吊墜都不夠別致。”阿龍說。
實際上,像阿龍這樣的消費者并非個例,特別是85后、90后年輕消費群體,鑒賞水平高、個性強,對珠寶飾品有一定的審美標準,并且認為越小眾越討喜。
然而,市面上無論是鉆石、黃金還是彩寶、翡翠等,款式重復率非常高,“你有的貨我也有”,但極具設計特色的產品卻很少。如果某一季出現一件“爆款”,立馬就有很多企業跟風,消費者難以從款式上區分品牌符號。
由于市場渠道不同,一些珠寶企業并沒有自己的工廠,而是去別的工廠代工,采購下單,進貨源頭一致,必然出現產品雷同。另外,一些企業則不夠重視原創設計,將注意力放在銷量和推廣方面。
“同質化的產品到市場上之后沒有競爭力,就會打價格戰,這對市場是毀滅性的打擊。”金美福珠寶運營總監張建豐說。
金鑫珠寶市場運營總監李治國表示,“消費者早已厭倦了一直重復的產品。如果珠寶企業不能實現產品創新,就無法保證自身的競爭優勢,更無法贏得消費者、贏得市場。”
挑戰:產品創新難度大
具體來講,珠寶產品同質化問題由來已久,對于大多數品牌而言,產品設計實現創新還需很長一段過渡期,實際操作起來面臨諸多挑戰。
“以前珠寶行業港資品牌居多,現在已涌現出越來越多的內地珠寶品牌,還有大量外來資本介入,市場競爭更加激烈,這對各企業的產品品質提出了更高要求。”百泰首飾河南分公司副總經理曹桂軍告訴記者。
“前幾年黃金搶購熱潮時,很多人搭順風車搶做黃金生意,發展很快,但現在行業已經進入洗牌期,真正有核心競爭力的還是那些產品過硬的企業。”曹桂軍說。
李治國認為,深度調整期,珠寶行業已呈現出許多新的態勢,特別是現在處于互聯網時代,多重因素倒逼企業必須進行市場細分,品牌打造個性產品壓力增大。
在張建豐看來,珠寶產品創新需要大量資本投入,包括要注入很多的精力和進行專業團隊建設,而*難的一點則在于思想的創新。
應對:突出個性尋亮點
“近年來,周大福、周生生等外來品牌布局河南市場并快速發展,深得消費者喜愛,原因之一就在于其定期推出原創核心產品,并不斷在材質、工藝、設計等方面突出個性。”采訪中,曹桂軍舉了這樣一個例子,“珠寶品牌要在產品品質上下工夫才能突出自己的優勢。”
曹桂軍介紹說,百泰首飾已與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建立合作關系,聯合研究產品創新,比如能否把黃金做成多種顏色,讓黃金看起來更美觀。同時,百泰首飾已有200多項專利產品,今后將更加注重產品知識產權,并要增強產品的文化積淀。
“我們主要從設計著手,與國際知名設計公司合作,不惜成本投入,使產品工藝、品質再上一個臺階。”張建豐告訴記者。
對此,金鑫珠寶也有一系列對策。一方面針對年輕消費者設立私人定制專區,可令其實現隨意搭配,滿足張揚、有趣特性。另一方面則是推出自主研發產品,比如春節前就推出的WELOVE系列,在黃金上鑲鉆戒,大膽突破工藝創新。
不難看出,珠寶商家已意識到供求關系及競爭形勢的改變,開始細分市場,對消費結構和年齡結構進行調整,從而突出產品的個性化設計。
“一個企業的成長,首先是產品依附于品牌,然后兩者同行,*后將是品牌依附于產品。”曹桂軍說,產品創新*終是給品牌貼上符號印記。
#1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