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qu

  【導讀】國際珠寶網珠寶社區:元代玉器品種與宋玉近似,服飾用玉增加了小型的玉飾嵌件及帽頂。在器型、琢制工藝方面表現出對唐代作風的崇尚模仿;B紋飾較唐代更富于生活氣息。民族風情圖景及柞樹葉齒狀外緣的琢法,成為元代部分玉器明顯的特征。
 
  元代玉雕喜歡用深痕陰線,線條粗重,使紋飾起凸高,但線紋起止痕明顯、線條不一,常有失控的出鋒痕跡,顯得粗糙。元代的玉童子玉器面部一般五官緊湊連成一片,用陰線紋刻畫眼眶,鼻短鼻頭大有楞角。玉童子有的戴寬沿尖頂帽,身著長袍束腰,下擺肥大如裙,腳著長筒靴,手持繡球飄帶。元代動物型玉雕軀干細長,動勢起伏大,生動富有神采。元代琢玉擅長透雕技法。傳世玉器中,常可見到一種玉董爐頂,大多定為明代玉器。透雕層次略深的可能是元代或遼金時的玉帽頂,在明清時改制成玉董爐頂。元代也制作了一些仿漢玉,在技法上不注重追慕祖型特征,專以偽殘和燒茶褐色斑以假充真。

#1樓
發帖時間:2015-06-03   |   查看數:   |   回復數: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