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qu

  【導讀】國際珠寶網之珠寶論壇:真正的古玉,無時無刻都在透露出他的神秘,古玉的價值時不可估量的,它的每一處我們都會覺得古樸和神秘,來看看如何識別古玉。
 
 
  識別古玉器主要具備幾方面的知識,首先要了解歷代玉器的紋飾。這就需要到博物館去觀摩展品,還要經常翻看有關的玉器圖冊,看多了你就會感到歷代玉器的特點是不同的,它們按照不同的時代分成了不同的類型。你觀察的越仔細,掌握的時代特征越多,你的識別能力就越強。如果一件原本屬于商代器型的玉器,紋飾卻帶有某些戰國紋飾特征,那么這件玉器或者屬于舊玉后改,或是后來的仿古制品。如果你判定了這件玉器是仿古做的假古玉,你還可以判斷它的制造年代。一般來說仿商代玉器出現的很晚,多是清代晚期的作品。
 
  要了解歷代玉器的形狀特點。這是因為許多玉器的形狀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的。例如漢代的玉杯多呈現細高筒狀,而唐代的玉杯矮而闊,與漢代風格截然不同。到了宋代,杯形又發生了變化。往往通過一件玉器的形狀特點就能判斷它是哪個時代的作品。對于古玉形狀特點的了解越深入,你的古玉識別能力就越強。例如,目前的舊貨市場上常能看到仿制的商代玉戈,這些玉戈在形狀上與商代作品差不多,又進行了做舊處理,但這些作品往往較商代玉戈厚,戈上的脊線又無商代作品特征,據此可識別為仿品。
 
  要了解各時代玉器的加工特征。這些特征主要表現在開片、鉆孔、紋飾雕琢和表面光澤處理幾方面。在新石器時代,玉器制造中就已出現了線切割技術,玉器上往往留有線切割痕跡。如果在一件玉器上發現有線切割痕,這件玉器的時代就可初步確定新石器時代。古代玉器以有孔者為多,鉆孔技術又隨時代不同而有變化。商代以前的玉器,孔徑變化很大,或兩端直徑大、中部小,或一端大,一端小,這類孔在近代仿古玉中也曾出現,但在孔的形狀、內壁光澤上與古玉不同。周代之后某些玉器的鉆孔也有特征,但差別細微,須經仔細觀察才能識別。在紋飾雕琢方式和表面光澤處理上,歷代玉器也有所不同。例如戰國、明代、清代的許多玉器上都還有玻璃光澤,但戰國的玉器顯得光澤含蘊;明代的玉器光亮而剛硬;清代的玉器則顯得滑軟。
 
  要識別新玉與舊玉。識別玉的新舊一方面要看它制造時的刀工(砣痕),另一方面就要看玉表面的受蝕情況,看玉色。一件古玉器除了玉材本身的顏色外,還可能有其它顏色,這主是盤色和沁色。盤色是玉器在手中盤磨所產生的顏色變化,這種顏色主要出現于傳世玉器。一些玉器制成后,沒有經過土中埋藏,在傳世過程中長期經人盤摸,色澤會產生變化,有人稱之為"熟"、"熟坑"等。有一些玉器經埋藏產生色變后又經盤摸,也會成為"熟坑"玉。

#1樓
發帖時間:2015-08-20   |   查看數:   |   回復數: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