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國際珠寶網之珠寶論壇:為市值30萬元的海藍寶石找買家,卻被忽悠至一家機構進行鑒定,花費兩萬元的鑒定結果居然為假寶石。日前,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成功調解了這起因“天價”珠寶鑒定費而引發的締約過失責任糾紛。
據業內人士反映,此類“天價”鑒定機構五花八門,*高可以收取10萬余元的鑒定費。然而,“天價”珠寶鑒定費用的背后,卻是不等價的鑒定資質和可信度。
目前的珠寶鑒定機構五花八門。富心振 攝
花兩萬,寶石被鑒定為贗品
江蘇啟東的陳先生曾經在俄羅斯買入一枚海藍寶石用作收藏,如今看著海藍寶石在國內行情不錯想找個好買家,遂在網上尋找有意向的公司。在此之前,陳先生特地將海藍寶石拿到華東理工大學寶石檢測中心進行鑒定,還得到了一張寶石鑒定證書。
一日,陳先生看到上海鴻彭文化藝術品有限公司(下稱鴻彭公司)在網上發布了一則收購寶石的廣告,便與之取得聯系。
2015年8月27日,陳先生專門到鴻彭公司處洽談了一番。幾經交談,雙方初步達成意向,鴻彭公司愿意以30萬元的價格收購這顆藍寶石,但是需要由鴻彭公司委托的專門鑒定機構鑒別藍寶石的真偽。鑒定費由陳先生先行支付,待事后簽合同之時再算到合同總價之中,由鴻彭公司支付。
同時,鴻彭公司表示對這枚藍寶石特別有興趣,希望陳先生當天前往其委托的中國文物博物館檢測研究院(下稱文物研究院)去鑒定。
“那邊檢測很快的,當天就可以出結果,結果一出來,我們就可以簽約了,這筆買賣就成交了!”鴻彭公司催促道。
雖然對這家鑒定機構不了解,但為了與鴻彭公司早點成交,陳先生也沒多想,按照其要求,將藍寶石送到文物研究院進行鑒定,并為此支付了兩萬元的鑒定費。
怎料,文物研究院當天出具的鑒定結果讓陳先生大吃一驚,無法相信。
“本次檢測采用國際標準X射線測試,對標本放大檢測對比,樣品重量為兩克,該樣品與天然海藍寶石表面數據結構有差異,其中缺少鋁元素,矽含量偏高,非天然海藍寶石。”
文物研究院的檢測人員錢多多向陳先生解釋,他們的檢測方法是元素檢測法,天然的藍寶石會含有很多元素,通過各種元素的檢測就能判斷到底是不是天然的。
見此結果,鴻彭公司自然拒絕與陳先生簽訂收購合同,還表示兩萬元的鑒定費得陳先生自己掏腰包了。
花1200元,鑒定結論為真貨
對此,陳先生心生疑惑,好端端的藍寶石怎么就成了贗品?不甘心之下,陳先生決定再找權威機構重新做鑒定。通過百度網搜索引擎、百度提問以及詢問懂行的朋友,陳先生選定了國家金銀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第二天,陳先生前往國家金銀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花費了1200元的鑒定費,申請進行寶石鑒定。
很快,國家金銀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為陳先生出具了一張寶玉石飾品鑒定證書,上面顯示:“鑒定結果為海藍寶石,形狀為刻面型,折射率為:1.577-1.583,放大檢查結果為固態包體。”
同時,陳先生還將之前華東理工大學寶石檢測中心的鑒定結果與之進行對比,在其出具的寶石鑒定證書上面寫明:“樣品為海藍寶石,形狀為階梯型,光性特征為非均質體,折射率為:1.578-1.583,相對密度為2.68,放大檢查結果為內部干凈。”
同樣一個東西,兩家較有資質的鑒定機構出具的結果較為一致,鑒定費用也差不多,而所謂的文物研究院的鑒定費用奇高,對寶石的檢測結果居然完*不一樣,這讓陳先生好生疑惑。
“我們這邊的委托者中也有一些人是在外面花大價錢做了鑒定,對結果產生懷疑,就到我們這重新申請鑒定,我們有國家認可的檢測資質,收費也非常合理。”檢驗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員告訴陳先生。
聽到工作人員這樣說,陳先生又氣憤又后悔,覺得自己被騙了。
調解,幫原告討回鑒定費
2015年9月,陳先生將鴻彭公司訴至浦東法院,理由是被告在寶石買賣過程中明顯帶有欺詐行為,請求法院判令被告賠償鑒定費21200元和交通費1000元,且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
同年11月10日,浦東法院開庭審理了這起締約過失責任糾紛案件。
“被告員工與原告取得聯系,初步約定以30萬元的價格收購原告的海藍寶石,系口頭約定,雙方約定了鑒定費先由原告支付,如果鑒定符合被告要求,鑒定費再由被告在簽合同后負擔,但未約定如果鑒定不符合要求的情況。”陳先生說。
法庭上,原告陳先生認為,國家金銀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是上海*權威的鑒定機構,應該以其鑒定結果為準;被告與文物研究院有一定關聯,其收據也是開給被告的,被告在收購買賣過程中存在欺詐行為。
被告鴻彭公司辯稱,文物研究院不接受私人委托,僅受理公對公的委托,故開具的收據抬頭是被告,而不是原告個人,文物研究院與被告沒有關聯性;不認可國家金銀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是上海*權威的鑒定機構,原告所稱的被告存在欺詐行為沒有依據。
辯論階段結束后,法庭進行了調解,被告同意賠償原告鑒定費21200元、交通費1000元,并當場執行完畢。
選珠寶鑒定機構
應認準“身份證”
據了解,目前國內能夠出具珠寶鑒定證書的鑒定機構至少可分三種:生產廠家自己設置的;大學、研究機構、協會等檢測中心;經過國家質監總局系統授權的檢測中心,包括*、各省級和地市級檢測中心。鑒定機構五花八門,如何選擇一家有公信力的權威鑒定機構?
在我國很多珠寶鑒定機構出具的鑒定證書上,都可以看到“CMA”的標志。據了解,“CMA”即中國計量認證,是檢測機構計量認證合格的標志,具有此標志的機構為合法的檢驗機構。
根據產品質量法的有關規定,產品質量檢驗機構必須具備相應的檢測條件和能力,經省級以上人民政府產品質量監督部門或者其授權的部門考核合格后,方可承擔產品質量檢驗工作。所以,進行鑒定時一定要認準有“CMA”計量認證的機構。
然而,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挑選“CMA”資質的鑒定機構也非易事。
據浦東法院外高橋法庭法官助理董迪思介紹,此案原告陳先生事后花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在網上查找,還詢問了很多懂行的朋友,才*后選擇了具有“CMA”認證的國家金銀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進行重新鑒定。
陳先生也曾向董迪思反映,本想在互聯網上搜索權威部門公布的具有“CMA”認證的珠寶鑒定機構名單,卻被海量而雜亂的信息包圍,真正有用的信息難以查找到。
因此,董迪思建議,有關部門應加強對珠寶鑒定機構的統一管理,加大對珠寶鑒定認證機構的信息宣傳,在權威網站上不定期公布具有合格認證資質的機構,以供消費者按照地區、產品類別、資質級別等進行快速查找。同時設置咨詢和監督投訴熱線,以便消費者及時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