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國際珠寶網之珠寶論壇:在諸多的珠寶風格中,巴洛克珠寶絕對是永恒的經典之一。起源于歐洲1600年至1750年的巴洛克風格,不僅在藝術層面被廣為盛行,同時也影響著時裝與珠寶的創作。17世紀被稱作是巴洛克時代,它一個承前啟后的偉大的藝術時代。“巴洛克”這個詞是從葡萄牙語的“巴洛考”(不規則的珍珠)一詞而來的,它的立體華麗,奢華彩鉆,浮雕工藝等,都是顛覆了傳統意義的寶石切割工藝,從而讓巴洛克風格的珠寶照亮了幾個世紀,至今依舊是諸多設計師創作珠寶的靈感來源。
1967年,伊朗王后法拉赫 巴列維佩戴的王冠這頂加冕王冠是歷史上*負盛名的特殊訂制之一,總共鑲嵌1541顆寶石,其中包括1469顆鉆石、36顆祖母綠、36顆紅寶石、105顆珍珠和其他寶石。當然,*不同凡響的還是王冠中央鑲嵌的一顆150克拉祖母綠。整頂王冠重達4.3磅。
一、奢華美鉆的色彩
鉆石的純凈,宮廷的華麗,讓巴洛克成為歐洲皇室青睞的風格。巴洛克風格珠寶也從不掩飾對于上流社會奢華享樂的推崇,大塊寶石的裝飾,形成氣派且獨特的珠寶風格。以羅馬的圣卡羅教堂為例,它的富麗堂皇符合天主教會炫耀財富的要求,空間上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橢圓形,裝飾華貴甚至到了繁瑣堆砌的地步。而這種對于奢華的追求,毫無疑問傳承到了巴洛克珠寶設計中。
二、立體的宗教元素
宗教題材在巴洛克藝術中占有主導的地位,因為從誕生起,巴洛克藝術要得到羅馬教廷的支持和庇護,不可避免地要頌揚宗教,充滿濃厚的宗教色彩。巴洛克珠寶與同時期的其它藝術品一樣,受到濃烈的宗教色彩影響。但突出的特點是體積更大,十字架在吊墜、耳環、戒指、皇冠中反復出現,這也成為歐洲珠寶史中的一大標志。而在如今的巴洛克珠寶設計中,神秘元素和宗教色彩已不再是束縛,反而成為其創作的重要源泉之一。
三、浮雕情懷
浮雕是近年珠寶潮流中比較盛行的款式,同樣源于巴洛克珠寶。浮雕人像在巴洛克時期的宮廷珠寶中是一個特殊的存在。是在平面上雕刻出凹凸起伏的形象,是一種介于圓雕和繪畫之間的藝術表現形式。材質比較多樣,無論是縞瑪瑙、寶石,貝殼等,一切能雕刻成型的材質都可拿來制作。配以珍珠、鉆石、祖母綠等,鑲嵌在手鐲及皇冠上,成為一種極具時代象征的珠寶裝飾手法。
四、獨特珍珠風格
優雅高貴的珍珠,在巴洛克時期,得到了充分及顛覆傳統的發揮。在巴洛克時期歐洲宮廷皇室及貴族中倍受青睞。光彩柔美的珍珠,在發鬢、耳畔、頸部、腕間以及時裝上,無處不散發著優雅迷人的魅力。巴洛克時期的珍珠,并不是以晶瑩圓潤為主,更多以珍珠原有的形狀而制作。
五、繁復工藝
歐洲當時的珠寶制作工藝已形成一定的水平,對鉆石等寶石的加工、鑲嵌也達到了*的高度。在宗教的驅使下,各種新型工藝都運用到珠寶設計及加工中。以及皇室和教皇的苛求下,寶石的切割工藝不斷改進,顆粒巨大的彩色寶石,如紅寶石、藍寶石、祖母綠等紛紛被鑲嵌在皇冠上,繽紛華麗的風格,也形成了歐洲珠寶濃厚的奢華主義。
#1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