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qu

  玉器行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叫做一琢二牌三把件四掛件。這是個講玉器價值高低的一個排序,也就是說,鐲子價值*高,其次是牌子,再是把件,*后是掛件。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能做鐲子的料一個要大,一個要沒毛病,在取料的時候要把玉上有毛病的地方躲過去。
 
  牌子也是這個道理,牌子因為是一個平面,所以,對料的完美度要求很高,標準的牌子,比如六四牌,就是說長6厘米,寬4厘米,厚在8毫米,要比隨形的牌子和把件價格就要高處許多。說到牌子,就不能不提到陸子岡這個人,據說他是明萬歷時候的人,傲氣,當時不允許在玉器上落款,他偏不,偷偷在給皇上用的玉杯子上落了子岡兩個字,皇上眼睛尖,看到了,就把他殺了。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看看定陵出土的一個玉杯子,帶蓋的,據說就是陸子岡的作品。
 
  陸子岡做牌子是一流的,又喜歡在牌子上一邊刻山水人物,一邊落詩書文字,*后要署名子岡,可見他很自戀。從那以后大家做玉牌子都照他的樣做,都落子岡,所以,子岡佩就成了玉牌的另一個名字了,可見在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真是難。
 
  牌子是掛在腰上的,還要加穗子增加好看,扇墜和玉牌子是兩個*容易作為定情物相贈的物件,大概是因為方便和珍貴。
 
  有一度,凡是個有點文化學問的,要不掛塊牌子簡直就跟沒穿衣服一樣,和扳指、鼻煙壺成了男人出門旅行居家訪友必備的“三大件”,這是沒想到的。
 
  因為是習俗,所以,老的明清玉牌子流傳下來的很多。
 
  現在也一樣,凡是在玉雕圈有點名頭的如果不做個牌子,好像就不能稱做大師,可見牌子是很考驗制作水平的。

#1樓
發帖時間:2016-03-15   |   查看數:   |   回復數: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