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先登錄注冊 發新帖 |
shequ
|
中國古玉不但年代久遠,有萬年之遙;而且理念深邃,寓意豐富。 漢代玉器在古玉文化的歷史長河之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玉制的日用品和裝飾品與先秦時期有了較大發展。雕琢工藝趨于成熟,圓雕、高浮雕、透雕的玉器和鑲玉器物較前增多。紋飾的風格由以抽象為主轉向以寫實為主,一些像生類玉器也有了現實感和生命力,形神能巧妙地結合于一體,這些也都為先秦玉器所不及。下面列舉幾件漢代玉器以供欣賞:
![]() 此組玉劍具(圖1)包括玉劍首、玉劍格、玉劍珌及玉劍璏。劍首為圓餅形,正面中間凸起一個稍小的圓圈,以卷云紋裝飾,其余部分刻以穀紋。背面設圓形卡槽,可以與劍柄銜接。劍格正面與背面相同,俯視呈菱形,大體上呈“凸”字形,斷面扁方而略向外圓凸。玉劍格中間有孔,可上接劍柄,下連劍身,配合良好,正 面和背面雕刻勾連云紋。玉劍璏帶黃褐色沁,是裝飾在劍鞘中部的玉飾,此玉劍璏俯視呈長條形,從側面看,兩端下垂如鉤。正面為長方形,其上刻獸面勾連云紋, 背面中部凸起一扁方塊,扁方塊琢有扁扁的方孔,可以將玉劍璏捆扎到劍鞘上。玉珌以勾連紋裝飾,是劍鞘末端鑲嵌的玉飾,其外形為扁長的梯形,中間有孔,窄的 一端嵌在劍鞘末端,用來保護劍鞘。珠寶論壇
![]() 漢龍紋佩(圖2)為青黃玉制,皮色自然,略有鈣化。正反面皆采用浮雕及鏤雕手法,各雕琢螭龍一條,攀扶佩面,刀工運轉流暢,線條曲折生動,螭龍雙肩圓凸,后腿外撐,踩踏如意云,身軀矯健,肌肉隆起,扭動的身形、盤卷的尾部,表現出螭龍的動感和張力。同時也反映了漢王朝的朝氣蓬勃和充滿活力。雖經2000余年歷練仍不失其出神入化的神韻,在目前傳世的龍紋佩中可謂鳳毛麟角,無論玉質工藝、歷史文化內涵等方面都稱得上是佩中之珍。
![]() 多寶串(圖3)由黃玉勒子、墨玉蟬、綠玉蝗蟲、白玉蠶及白玉璽印穿系而成,件件線條流暢,其中尤以墨玉蟬及綠玉蝗蟲刻畫生動。墨玉蟬質地溫潤,飽滿豐 盈,正反兩面均以細陰線和“二”字紋琢出頭、胸、腹、翅、腳及尾等部分,蟬頭雙目向兩側外凸,背面中部弧凸,腹面平直,雙翅自然迭于背部,經絡清晰可見, 腹部的口器、六足和腹節刻畫得生動而準確,紐絲式頸紋、竹節式翼脈紋、閃電式足爪紋等,極為生動傳神。在古人的眼中,蟬是一種神圣的靈物,有著很高的地 位,代表著純潔、清高、通靈,在古人的生活當中是一種不可或缺的物品而被推崇。由于蟬都是棲息在高大的樹木枝頭,只吃露水樹汁而不食人間煙火,所以用其來 比喻人之清高、高潔的品德。如腰間佩蟬,則意為“腰纏萬貫”;胸前掛蟬,則是“一鳴驚人”;伏在一片樹葉上的蟬,被喻為“金枝玉葉”。綠玉蝗蟲的玉質青綠細膩,眼部及背部有精美留皮,整個背部以深淺不一之陰線刻畫,身形肥厚敦實,尾部略翹,細膩逼真。古時玉蝗蟲通常被寓意“飛黃騰達”,璽印也有勤懇忠誠、官運亨通之寓意。*組件用料精良,色彩斑斕,形制多樣,寓意豐富,可謂雅俗共賞之佳品。
#1樓
|
|
發帖時間:2016-03-21 |
查看數:
|
回復數: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