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先登錄注冊 發新帖 |
fychscx!#
|
蚩尤戰神說與良渚文化 有專家認為神人紋玉琮上的神人獸面紋可能是良渚先民祭祀祖先的形象,極有可能就是《山海經》傳說中記載的戰神蚩尤。良渚遺址存在的歷史時期距今 5300-4000 年,其遺址出土范圍符合史料中記載的山東和長江三角洲一帶,在時間和空間上都同蚩尤部族吻合。從良渚遺址中出土的許多文物,如石斧、石鉞等戰爭武器或者是象征戰爭的禮器,也說明了良渚文化尚武,這與蚩尤英勇好戰的特性相符。
“琮王” 的驚人發現
1986 年,考古工作者在浙江余杭反山遺址發掘出了 “良渚琮王”,它平整地放置在墓主頭骨的左下方。剛出土時,人們以為上面刻畫的是常見的饕餮獸面紋飾,并未引起過多關注,直到文物照片沖洗出來,才發現那雙眼睛的兩側,竟然隱藏著纖細的人類手部紋飾,進而揭開了這尊玉琮神秘的面紗,原來它雕刻的是極為罕見的造型完整的神人獸面像。
工藝之謎
良渚玉器的制作工藝至今仍是一個未解之謎。以 “琮王” 為例,其器形圓度規整,器表光潔如鏡,外壁微雕的八個復雜圖案生動傳神,完成這些圖案至少需要上百條陰刻線條,甚至在 1 毫米寬度內精刻出 4 至 5 條筆直平行的細線,每條線條的寬度僅為 0.1 至 0.2 毫米,尤其是神人頸部纖細的直線排列得極為精密,豎線互不交叉重合,用放大鏡審視,連間距都大致相同。在沒有使用金屬工具的良渚時代,能達到這樣的微雕技藝水平,實在令人驚嘆。
![]()
#1樓
|
|
發帖時間:2025-01-15 |
查看數:
|
回復數: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