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l

用玉養心更是愛玉之人的一種高尚境界,這句老話在坊間流傳得*廣,可是“養”什么和怎么“養”可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許慎的《說文解字》云:“玉:石之美者。”凡具堅韌的質地,晶潤的光澤,絢麗的色彩,致密而透明的組織,舒揚致遠的聲音的美石,都被認為是“玉”。可見,玉的范圍本非我們所想那么苛刻,非白、青、黃、碧不為玉。你在河邊撿到一塊符合上述條件的石頭就是玉。只是越到后來,我們自己把玉的范圍縮得越來越小,反有點作繭自縛了。自古以來,男人與玉的關系似乎就比女人與玉的關系要復雜得多。上至以玉比德、以玉養德,中至收藏佩戴,怡情養性,下至投資投機,彰顯財富,男人形成了一套獨有的玉道德和玉文化。如今,玉已經不是衡量財富的*標準了,但是千百年來用一個象征財富的東西本身的特質作為道  德的標尺,玉卻是*的。

玉是養德的好道具
  德這東西太抽象,不好表現也無法描述。但是玉卻可以。玉有石的堅實,石無玉的通透;玉有石的剛勁,石無玉的溫潤;玉有石的質地,石無玉的細膩。玉的物質屬性恰好和古人所推崇的德有許多相似的地方,所以以玉比德成為可能。佩戴、把玩,時時看得見、摸得著,便于隨時隨地躬省自身。

  《說文解字》謂玉:“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揚,專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撓不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忮,潔之方也。”《管子》說:“玉有九德。”——仁、智、義、品節、純潔、勇、誠實、寬容、條理。《禮記•聘禮》說玉有十一德之說,仁、知、義、禮、樂、忠、信、天、地、德、道。孔子說:“玉有十德。”《北齊書》明志之言流傳*廣,“寧為玉碎,不為瓦*。”無不以玉德作為自己為人處世的行動標準和指南。它的物質屬性已被融入了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內涵,成為一種獨特的中國玉文化。“君子比德于玉焉”,以玉比德,敦品厲行。
 
  一個如玉品性的人,無論處于人生的何種階段都會彰顯出波瀾不驚淡定從容的風格,這樣的人經得起人生輝煌時的順風順水,也挺得住潮落時的寂寞和悲涼。高潮時的舉止言行決不頤指氣使飛揚跋扈,懂得與人為善、平和待人的處世方式;潮落時則又能如一塊璞玉,盡管塵土蒙住了光澤,內里依舊能晶瑩剔透,并在再次出世時煥發出淡定后的溫潤光澤,如蓮花吐芳,幽然無形,綿延不絕。這樣一種玉的人格特質是中國人千百年來所推崇的并為之不斷修煉自身以期接近或達到的境界。
   
  自打有了玉開始,愛玉的人一天也沒有少過。千百年來,玉這東西就像道德標尺的具象,看到它占有它并不表示真正擁有它,德與玉兼養,才能玉人合一,這種境界恐怕也只有中國人才能悟得到,悟得透。因此一個玩玉的人所謂“前三十年人養玉”,不如說玉也在養人之德。
   
  時至今日,能用玉的品性躬省自身的人少之又少了,反倒是做玉石生意的人常將孔子“君子比德于玉焉”掛在口頭,作為售賣的噱頭怎么能不讓人汗顏。當年孔子窮其一生才換得“金聲玉振”的牌坊,如今卻變成了稀松平常的四個字,是不是我們都麻木不仁感覺遲鈍了呢?
 
德是養玉的主心骨
  所謂“前三十年人養玉,后三十年玉養人”都只不過相對而言。人養玉的同時玉也在養人,玉養人時人也在養玉。所謂人收藏玉、玉收藏人,都是有所指而言。
   
  玩玉的人行話很多,養玉也叫盤玉。盤法頗多,講究也頗多。但是如果沒有德在其中主掌,則恐毀了玉也毀了人,這頗似武學中學壞了門派,走入了歧途。盤玉非常講究,一旦盤法不當,一塊美玉就會毀在自己的手上。
  
  所謂文盤,是指一件玉器將它放在一個小布袋里面,貼身而藏,用人體較為恒定的溫度溫潤,一年以后再在手上摩挲盤玩,一直到玉器恢復到本來面目。文盤耗時費力,往往三五年不能奏效,若是入土時間太長,盤玩時間往往十來年,甚至數十年。清代歷史上曾有父子兩代盤一塊玉器的佳話,窮其一生盤玩一塊玉器。
   
  武盤則指通過人為的力量,不斷地盤玩,以快達到玩熟的目的。這種盤法猶如一個人走火入魔,為了讓玉盡快成為熟玉,就用舊白布包裹后日夜不斷地磨擦,過了一段時間再換上新白布,仍不斷磨擦,玉器磨擦升溫,越擦越熱,高溫可以將玉器中的灰土快速的逼出來,色沁不斷凝結,玉的顏色也越來越鮮亮,大約一年就可以恢復玉器的原狀。這種盤法稍有不慎,玉器就可能毀于一旦。這種盤法,玉器商人采用較多。
   
  意盤是玩家的高境界玩法,玉玩家將玉器持于手上,一邊盤玩,一邊想著玉的美德,不斷從玉的美德中吸取精華,養自身之氣質,久而久之,達到玉人合一的高尚境界,玉器得到了養護,盤玉人的精神也得到了升華。意盤是一種極高境界,需要面壁的精神,與其說是人盤玉,不如說是玉盤人,人玉合一,精神通靈,歷史上極少能夠有人達到這樣的精神境界,遑論浮躁的現代人了。
 
時下,正是藏玉的大好時機
  千金易得美玉難求。古玉是不可再生資源,物以稀為貴,尤其是重中之重的夏商周老三代祭祀用高古神玉,數千年的歷史更替,能流傳下來的早已十分稀缺。隨著時間的推移,連玉料都將日漸枯竭的今天,如能收藏到精、珍、稀三個特點都有的高古玉,投資收藏無疑是一種投資保值*明智選擇。
   
  將目光放到國內外市場來考察,就會發現境外的高古玉拍賣價是國內市場價的數倍甚至數十倍,國外市場價格非常之高,不單是因為它的材質,還因西方人士將古玉雕視為雕塑類藝術品,為藝術*高表現形式。

  藝術品收藏要有超前的頭腦意識,國內古玉還沒有形成權威的鑒定標準和價值衡量體系,古玉也未經市場熱炒,玉器市場上出現的“古不如舊,舊不如新,新不如仿”的倒掛怪現象,造成了當前高古玉市場價值嚴重錯位,這給睿智的藏家們造就了*佳介入高古玉收藏的千載難逢的大好時機。
   
  高古玉就如一壇老酒,越放越醇香,古玉的文化魅力永遠吸引著愛好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人士。人生的*高境界是返璞歸真,絢爛歸平淡,樸素無華蘊含著古代文化、遠古文明氣息的古玉,折射著中國古代歷史璀璨的文明之光,古玉永遠是藏家*好的收藏選擇,也將永遠是世間的收藏熱點。古玉玩家收藏的是中華民族豐厚的文化積淀,高古玉必將在未來體現出它前世今生的尊貴價值。

 

#1樓
發帖時間:2010-08-12   |   查看數:   |   回復數: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