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先登錄注冊 發新帖 |
jinliufu
|
近期走訪中,每個“黃金公司”都會先給記者發一個交易軟件,和股票操作基本相似,而且盤面都有即時信息和價格變化等等。但很多類似的交易軟件系統是人為操控,盤面價格變化可能是假的,收多少手續費,到底漲了還是跌了,都是公司說了算。記者之前報道過的廣州某投資者16萬元炒金剩下4萬元,正是這種情況。 中間協議混亂 記者實地見證: 正規公司與銀行對接 乍看上去,該業務開戶金額低廉,只需要5000元開戶,5000元*多就可操作10萬元的資金;手續費低至萬分之三,炒賣檔次又多,似乎很適合期待賺大錢而本金不多的激進投資者。 但實際上,該業務屬于名副其實的“炒黑金”,完*不符合國家對于金融投資品的限制規定,也沒有任何監督機構來保證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通過短信與電話,記者收集了20家大肆做廣告的黃金交易公司的信息,一一實地核實,得知20家公司中,居然有16家做的是違規操作,套用廣東省黃金協會業內人士的一句話:“十家做黃金交易的公司中,違規操作公司就有7~8家,正規公司不會超過3家”。 似乎只有違規操作的公司愿意投入這個精力與本錢大肆炒作自己的業務,正規公司,如廣東貴金屬交易公司、廣東粵寶,均實現了與銀行平臺的對接,無意聘請如此眾多的業務員到處打電話促銷。 不斷“創新”產品,成為今年違規操作的主題。除了之前我報報道的打著上海黃金交易所幌子的“盤中盤”業務,今年市場還有以下金融衍生產品推出:香港金與倫敦金的點差業務,上海金交所與國際市場的差價盤業務,倫敦金對賭業務等,天交所差價業務等等。 而記者調查了廣州的現有黃金公司,了解到多數違規公司都一方面做著金條銷售與舊金回購的清淡買賣,另外一方面,主體利潤卻來源自違規炒賣黑金。每當投資者經不住業務員甜言蜜語的誘惑,自動“入甕”后,就會被展示出這些金融衍生品的真實面目,然后被要求將投資資金轉入公司指定的某個操作賬戶,開炒黑金。 攬客新招:幾百元超低開戶額吸引散戶入場 記者從上海黃金交易所了解到,由于開戶數暴增多,拉低了運作成本,且同業競爭壓力漸大,自今年開始,眾多正規黃金公司也普遍調低了手續費用;既然可以用低廉的成本參與正規的黃金交易,投資者為什么還要冒險炒“黑金”呢?記者調查后發現,無所不用其極的攬客招數是違規炒金者吸引投資者的重要籌碼。 首先,眾多違規炒金公司打出了低入戶門檻的幌子,以超低開戶金額吸引投資者。比如只做倫敦金的“恒×貴金屬交易公司”,其對外口號就是“100美元”開戶,既做正規金條生意、又做倫敦金業務的“金×貴金屬交易公司”入戶門檻低至70美元,都只折合幾百元人民幣,對于囊中羞澀的小散戶吸引力特別大。與之相比,上海黃金交易所的T+D業務需要至少有購買一手黃金的資金,*少也要三五萬元人民幣才能開戶。 再者,每家違規公司都對外承諾24小時不間斷交易,時刻可操盤,對于短線激進投資者來說,更有吸引力。而上海黃金交易所的所有產品只能在日市、夜市的規定時間段交易,黃金期貨甚至沒有夜市。 *后,違規公司都精心包裝了自己的企業,看上去,比正規公司還正規。一方面,其網頁被制作成了“豪華”版,既有24小時在線接待員,又有滾動視屏演示炒金收益;滿篇都是專業術語、投資分析。 另一方面,違規公司擅長在*國各地辦講座,題目看上去很規范,聘請了一堆黃金投資分析師,道貌岸然演講,甚至還聘請了香港影星作為形象代言人。 炒黑金的騙財手段: 很多非法黃金公司采用名義上很低的手續費吸引投資者入市。一旦投資者上鉤后,之后的規矩*是公司說了算。公司會借助各種手段導致投資者入市就賠錢,之后不停地催促投資者補倉入市,提醒你保證金數額不夠,直到將更多的資金逼出來。 先給點甜頭再大抽血 部分違規產品效仿澳門賭場做法,自己坐莊,先給甜頭請君入甕,再進行大抽血。投資者開戶后,往往開始幾天會賺不少錢,豈不知調動大資金補倉后災難就要來臨。
#1樓
|
|
發帖時間:2011-11-11 |
查看數:
|
回復數: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