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liufu

  市民 對保值態度各不相同
  在銀行工作的王小姐,認可珠寶商承諾的飾品改款,認為已經可以算作保值。“現在買的衣服,過幾年不喜歡了,白給別人人家都不一定要。”王小姐表示,“但是買個碧璽的手鏈,如果不喜歡了就可以改成別的或者送人。還能繼續使用我覺得已經是保值了。”

  退休在家的市民曹大媽,認為珠寶首飾有更多紀念意義。“我的戒指就是留著以后"傳輩"用的。孩子們都不把幾千塊當錢,這個戒指以后留給他們當個念想就完了。這是小女兒送的,戴著很多年了,再怎么缺錢一般也想不到賣這個。”曹大媽表示。

  商人姜先生表示,保值和投資一般不會選擇珠寶首飾,除非極為稀有。姜先生表示,“買黃金還能說保值,珠寶我認為作用不強。主要是沒有變現的渠道,現在商場能買到的珠寶,也不能算作什么寶貝。”

  專家 珠寶目前只是“商品”
  據了解,珠寶業發展分為商品化、資產化、證券化三個階段,而我國珠寶業發展仍處于*階段成熟期。天津市寶協展覽有限公司市場部負責人楊如平介紹,目前解決珠寶變現和二次銷售的方式僅有典當、拍賣和私下交易三種。典當出的價位可能比市民心理價位低很多。而拍賣類原先對于拍品要求較高,“上克拉的大鉆、公分以上的珍珠以及大直徑的藍、綠碧璽石才能夠上拍。”而隨著拍賣公司如雨后春筍般“崛起”,很多拍賣公司對于一些百姓生活中的珠寶也承接拍賣。如果珠寶業發展到資產化的成熟階段,大致有兩種方式可以將珠寶變現:一是大型珠寶公司在出售之時就許諾的到期折現條件;另一種是大型的二手珠寶交易市場。但以黃金為例,其發展階段已由商品化到了資產化,現階段已是“證券化”。

  今年以來,珠寶價格一路飆升,國際鉆石報價已經連漲8次,平均上漲幅度超過30%,漲幅已經超過黃金,本市各鉆石專柜的調價幅度在20%-44%之間。紅珊瑚這一以往相對冷門的珠寶原料價格在不到半年的時間里上漲了近一倍。紅藍寶石、珍珠等珠寶價格也都有近5成的上調。
 
  不過,這些價格不菲的珠寶目前并沒有規范合理的變現渠道,珠寶商家普遍的變現價格僅為類似飾品售價的40%-60%。而市民所保有的普通飾品要想通過典當、拍賣等渠道變現也非常困難。也就是說,不斷提高的僅僅是珠寶的“價”,而非其“值”。

  商場:折舊費高于升值額
  很多消費者在購買鉆石飾品時,都得到了商家“以舊換新”的承諾。據了解,多數執行鉆戒“以舊換新”業務的商家,在消費者購買后1年內將收取10%左右的折舊費,隨著年限增加折舊費有所上漲,5年左右后折舊費不變,且消費者購買新飾品價格必須高于原價,多數商家定位高于原價3000元以上。

  “以舊換新”是保值嗎?以市民如果購買了1萬元的鉆戒,兩年后以舊換新為例。這兩年時間,1萬元如果作為定期儲蓄,則可獲得利息900元左右,本息相加10900元。如果兩年后想換取價值為1萬元的鉆戒,這位市民將承擔20%左右的折舊費,即2000元左右。也就是說,這位市民實際擁有價值僅為8000元。而如果是添加3000元換取新鉆戒,既然多花了錢,那么一定能換來比現在的大或成色好的鉆戒嗎?據了解,今年上半年鉆石的漲價幅度超過30%。如果按每年鉆石漲價幅度為30%計算,1萬元的鉆戒兩年后,即使加價3000元也不會換到比當時購買戒指克重或成色好的鉆戒。

  小型珠寶店:折價4至6成
  商家的“以舊換新”可以說僅僅是一種保值的噱頭。在本市一家大型商場的珠寶專賣柜臺,一家知名鉆石品牌的銷售人員向記者推薦一枚40分左右H級的鉆戒,其價格在15000余元。當記者表示也有同樣品質的鉆戒想變現時,銷售人員則表示,“在我們這兒是不可能的,建議您到一些小的珠寶首飾店或路邊的"回收"店問問。”而在這些小型的珠寶店里,想要變現起碼“賠”一半。

  在河西區一家大型珠寶賣場附近的珠寶小店,經理馬先生說:“紅寶石戒指我們可以收,但您是在商場買的價格會比較高,我們的回收價可能您不太好接受。”馬經理表示,他們會自行檢測寶石的成色,并根據結果定價回收。其結果并不一定就如消費者購買時,寶石鑒定證書上所標等級。

  還有一些商家則表示,其珠寶折現價格僅能給出所收類似產品的4-6成。“我們這周剛剛接待了一位顧客,他的鉆石戒指購買價為13500元,并且提供了當時的購物發票和鑒定證書,但是我們重新鑒定之后,估價僅為6500元。”馬經理說,“顧客根本無法接受。”“我們也是賣東西的,開店、雇人都是花費,我們賣多少錢跟買你的東西沒有關系。”一家位于超市下面的飾品店的張老板表示。而路邊經常闖入我們視野的“金銀回收”小店,則更為堅決地對珠寶說不。“有拿著寶石找我們做托兒的,可您說哪有拿著托找我們來鑲寶石的?”一家回收小店的老板宋先生調侃道。

  典當:只能按金銀計價
  除了將珠寶“回歸”珠寶商,到二級市場銷售、拍賣、典當也是珠寶變現的渠道。如果說被珠寶商壓到4-6折的回收價已經叫人“hold不住”,其他渠道的折現金額則可謂“白菜價”了。

  由于沒有規范的珠寶二級市場,一些古玩商、網店和網站承擔起了二級市場的補充。在一家專賣“古董”珠寶的網店,一條重54.2克、長約55厘米的三層天然珊瑚枝、紅白漸變色珊瑚項鏈售價標為1680元。而記者在商場中看到類似質地的項鏈售價都在5000元左右。業內人士表示,雖然去年至今,紅珊瑚價格翻了兩至三倍,但“有價無市”的現象仍普遍存在。

  而在拍賣市場,很多推出珠寶專拍的拍賣行接受的拍品都是1.5克拉以上且切割極好的鉆石。據了解,多數拍賣行為確保拍品質量會收取百元至千元不等的鑒定費和印制圖錄費。因此市民如果想通過拍賣變現珠寶,則需要扣除這部分費用后合理計算定價。
 
  典當方面,多數不接受珠寶典當。“如果非要做珠寶典當,我可以按戒指黃金部分的價值,做出當金。但絕當不可以。”河西區一家典當行老板表示。
 

#1樓
發帖時間:2011-11-03   |   查看數:   |   回復數: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