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xuan

 翡翠的確不像黃金鉆石那么輕易辨別品質,雖然似乎有了一個分級標準,但是很難量化各個指標,欣賞翡翠也通常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人的眼光和側重點不同,當然價格也千差萬別,所以我總結了以下幾點:

一、 多看少買
    買翡翠前要多從各種途徑了解翡翠知識,培養基本的翡翠鑒賞力,多多學習,做做功課,爭取做個識貨的買家?梢越洺5缴虉鋈タ纯呆浯鋵嵨铮袝r候和營業員聊天,也能多少增長點知識。至于少買是說,買翡翠要寧缺勿濫,與其大大小小的買一堆,不如集中財力買個精品,這樣的翡翠才能與主人的年齡身份相當,人總是要老的,年輕的小姑娘帶個百十塊的東東滿可愛的,可是三十歲之后,就需要更有內涵的翡翠伴隨了。

二、 量力而行
    翡翠便宜的幾塊錢,貴的甚至百萬。買翡翠要先定位,先做預算,打算買個什么價位的,或者打算買什么品質的,先定位,然后就在符合條件的翡翠中挑選,這樣就比較有目標了。對翡翠不要追求完美,每一件都是大自然的造化,欣賞翡翠的美,也包括它的瑕疵,假如一味的追求完美,或者買不到滿足的翡翠,或者揮金如土。永遠不要希望買到*好的翡翠,這種追求是不切合實際的。除非是豪門巨賈,有錢沒處花并且十分癡迷翡翠,不惜重金參加各種拍賣會(拍賣會上的翡翠,我們是無緣一見的),當然,這種人根本就不會來這里看這個貼子,也不是我們的討論之列。所以你我就是一普通人,就買適合我們的翡翠吧。

三、 盡量到商店購買
    并不是說網店的東西一定不好,其實網上的確有一些信譽比較好的翡翠店,我相信每一個在網上購買過翡翠的人都有這樣類似的經歷:的確是圖片上展示的翡翠,但是比我預想的小,或者與預想的顏色有差異,或者有圖片上沒有展示到的瑕疵等等。出現這種問題的原因很多,可能賣家的攝影技術非常出色,或者照相機的微距功能很好,可以充分表達對象的細節,當然會把對象顯得很大,而實際上可能很小,或者是照相機、電腦顯示器傳遞的顏色信息由偏差,你想,翡翠,通過照相機拍攝,再經過你的電腦表現,這中間經過了至少兩個環節,經過的環節越多,傳遞信息的精確度越低,就是這個道理。假如打定主意在網上買,就一定要有心理預備,以上的幾種情況是非常正常的。
    上面說的還是網上的信譽大店,更多的沒良心的以次充好、以假亂真的奸商,他們的手段低劣,就是騙人,賣出東西就消失的無影無蹤,所以那些標榜天然A貨,老坑,玻璃種,正陽綠,1元起拍,碰到就要小心了,像他描述的翡翠品質,1元拍賣,那他不是有病就是有鬼。
    也許有人會說,商場里的翡翠簡直是天價,看一眼價錢,就嚇跑了,就算是3折,打完還是天價。其實不用被價格嚇倒,到商場你要識貨,然后按照你心中的價位和他砍價,通常1折左右是沒問題的,我就到工美大廈把一只十幾萬的鐲子砍到一萬多。當然商場的價格*終還是會比網上貴些,究竟有品牌的因素和成本的因素在里面。

四、 不要有撿漏的僥幸心理
    一分價錢一分貨,這就是真理,F在都市場經濟了,價格都和需求緊密相關。不要指望花幾百元就買個傳世的極品,假如有這種心態,上當就不希奇了。騙子就騙不懂的人和心存僥幸的人。
    可以這樣說,真正的老坑都快枯竭了,真正的老坑貨已經不多了,我熟悉的一個賣翡翠的人都說,老坑貨有,但他還沒見過,F在隨便一個賣翡翠的都說他家是老坑貨,試想,假如老坑貨真的這么多,還會這么貴嗎?很多極品翡翠,根本就不在店里露面就被行家店下買走了。通常,沒有三位數,就買不到冰種的東西,一旦起瑩,就得上四位數,這就是現在的行情。不要指望花個萬八千的買個翡翠收藏,這種價位的翡翠,具有收藏價值的很少,更別指望買翡翠等著升值,翡翠是會升值,但絕不是這種隨處可見的翡翠。
    還是那句話,咱們就是普通人,買翡翠就是源于喜愛,就是自己佩戴,買適合自己的就好了,沒有功利心的欣賞翡翠,就越輕易碰到與自己有緣的翡翠。

#1樓
發帖時間:2010-05-10   |   查看數:   |   回復數: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