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xuan

        在遙遠遙遠的過去,中國人以擊石生火,樹葉獸皮遮身。火,給人帶來溫暖、帶來活力、帶來光明。在擊石生火的過程中,人們開始分辨軟硬不同的石頭,開始鑒石。經過漫長歲月,人們發現石頭中也有美麗,在認識美麗石頭的過程中形成了玉的概念。“玉,石之美者”,開始在民間流傳,并被寫進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著作中。  

        擊石,是人類使用工具的開始;磨制石斧、石刀,使它們成為砍斫器、切削器是人類制造工具的開端;在石頭堆中挑選出玉,是人類審美的初步,辨識和鑒賞美玉產生了原始的文明。  

        中國人的玉石文化起始于何時?起自辨識和鑒賞美玉的初期。考古發掘表明在興隆洼文化時代(距今8200年前)人們就已辨識和鑒賞美玉,還磨制了供觀賞的玉器。這些玉器不能吃用、不能遮身、不能御寒,僅是為了觀賞把玩。作為禮儀也好、裝飾也好,人類在艱苦奮斗中使用玉開始了美好希望的祝愿。 

       
玉,來自石器,是認識石器的升華。中華民族的石器時代,可能已有幾萬年的歷史,進入玉器玉石文化,據說也已1萬年。 

       
“石之美者是玉”,這種概念延續漫長歷史,我們認識古老的中國,了解遠古的中華文明,就包含了玉石文化。誠然,中華文明涵蓋的范圍很廣,但誰都明白,玉字源自古遠,玉是中國的特色,玉蘊涵了中華文化。外國人認識過去和現在的中國,也沒忘記玉器這朵燦爛的東方之花,他們說“對于玉的愛好,可以說是中國文化的特色之一”。“Yu(玉)”或“Yu Stone(玉石)”代表著中國,代表了中華文明。 

       
“石之美者是玉”包含了和田玉、岫巖玉、獨山玉、翡翠玉、雞血石、綠松石、孔雀石、巴林石、青田石、瑪瑙石等等。近代100多年來,隨著現代科技的進步,偏光顯微鏡的發明,人們開始了對“石之美者是玉”的細化,從玉石中辨認出閃石、輝石、蛇紋石、斜長石……命名了Nephrite、Jadeite、Jadeite jade……,中國人在翻譯時又分別使用了軟玉、硬玉、翡翠等詞語。但玉的真正概念仍然不變,玉使中國依然充滿魅力,玉石文化維系著中國,玉石的光彩照耀著神州華夏。 

       
玉之國評選國石,出現了爭議,出現了難題。有人說和田玉是華夏文明的*塊奠基石,影響中國玉文化的時間*久長,和田玉是真正的國石;有人說岫玉開發*早,蘊藏量*多,創造過中國史前玉器藝術的顛峰,國石非它莫屬;有人說壽山石是天下獨有的珍貴彩石,是*開采*早的葉臘石類資源,作為中國國石*合適;還有人說巴林石、青田石……才是真正的國石;唯有翡翠雖然很好,但產自他鄉,入選國石它卻無緣。 

       
我不知道把鉆石定為國石的國度,是不是一定要出產鉆石,并且要出產很多的鉆石?也不知道隨著科學分類的進步,他們現在討論不討論是鉆石中的Ⅰ型還是Ⅱ型才是真正的國石?還不知道隨著科技的發展將來會不會也把和田玉、岫玉、軟玉、硬玉等等加以劃分細化,會不會在哪一天也在其中分出甲乙丙丁、A B C D,哪時又爭論一番誰是真正的國石? 

        世間之玉僅有一字,不問此山它山,人們心中的國石已定,后寫的國石定義也得修正。不必討論某玉輝煌一時,某玉采挖已盡。不必談論此玉產自何地何鄉,彼玉離哪里是否*近。如果有人認為玉——作為國石不夠具體,那么我覺?抽象一點也不要緊。外國人說北京是China,云南也是China。玉,雖十分抽象,抽象中也很明確具體。玉史是條悠悠長河,不必只看某個片斷。專家辨說“‘石之美者是玉’太抽象,希望能分出*美、次美,軟與硬,好與次”;我們的祖先說“石之美者是玉”已經說得分明具體、已夠清晰。老百姓說玉是美的、美的是玉。外國人說中國是玉之國,Yu出自China,China出產Yu。  

        歷史總在發展,科技不斷進步,評定國石要看誰是貫穿歷史的主線。中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國石評選誰人都可說上一、二;只要是龍的傳人,不論大陸、臺港澳及海外,都有參與的權利。中國是玉之國,玉之國的國石是玉。翻看歷史,是抽象的“石中之美者”時間*漫長。只要人類歷史延續,中國——玉,仍將繼續輝煌。

#1樓
發帖時間:2010-12-04   |   查看數:   |   回復數: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