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xuan

         在今年的信貸狂沖之后,商業銀行的“群體性”再融資沖動,或將為資本市場籠上一層濃厚的陰霾。昨日,滬深兩市午后高臺跳水,上證指數收跌115.13點,跌幅達3.45%,成交放出自7月29日以來的天量。有市場人士分析指出,市場如此劇烈反應的導火索,或正是昨日一則有關中國銀行千億再融資計劃的消息。

  有再融資沖動的實際上不止中行一家。《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消息人士處了解到,早在一周前,各大行已向銀監會提交了明年的再融資計劃,總共擬從資本市場募集資金高達數千億元,此計劃已通過銀監會上報國務院,但證監會方面尚未向國務院提交意見。

  中行新聞處昨日稍晚時候對前述消息回應稱,該行正積極研究資本補充的多種方案,以實現銀行業務可持續發展,但暫無可披露的資本補充計劃或融資方案。中國銀行的一位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我們確實在研究再融資的方案”,今年巨額的信貸擴張消耗了大量資本,再融資計劃是為將來的發展未雨綢繆。但該人士拒絕透露具體的融資規模。

  另據記者了解,在各大行向銀監會提交的再融資計劃中,有配股計劃的已上報了具體的配股價和配股數量,另外如光大銀行還上報了IPO的擬募資規模。各大行總共擬從資本市場募集資金高達數千億元。

  近日還有傳言稱,銀監會要求國有大行將資本充足率提高到13%。銀監會在對此說法予以否認的同時,于10月23日再次表示,要求銀行建立資本后需補充機制、中長期資本補充規劃和商業發展規劃。

  上市銀行中報顯示,四大國有上市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均在10%以上,工行、建行、中行和交行分別為12.09%、11.97%、11.53%和12.57%。

  記者根據相關數據測算,考慮到明年穩定增長,若四家上市國有大行均通過股權融資方式來補充資本金,且資本充足率均達13%,那么還須補充的資本金規模約為1600億-1700億元。

  “以幾家大行現在的資本充足率情況,應付明年的信貸投放應沒有問題。但是銀監會對大銀行資本充足率的要求可能會更高一些,所以大銀行進行再融資應該是基于長期資本規劃的考慮。”海通證券銀行業分析師佘敏華稱。

  佘敏華還表示,銀行進入了3年再融資的周期,但大銀行資本金消耗比較慢,主要是起未雨綢繆的作用。“由于大銀行再融資資金量較大,融資渠道主要以增發配股為主”。

#1樓
發帖時間:2009-12-30   |   查看數:   |   回復數: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