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xuan

           小時候,鄰居來家里要點木炭,當時在父母成日里要互相幫助的教育中長大的我,手指客廳中那張床的床底,告訴鄰居,你去拿吧,我們家還很多。鄰居走后,是父親一長串的說教。

        這是我這一生中,*早也是記憶*清晰的一次思想矛盾。這事讓我聞到一點點稍縱即逝的送人玫瑰后的手中余香,但更讓我感到恐怖的是誠信后的巨大代價,包括父親的說教和木炭的損失,還有一生圍繞腦際的關于是否還要堅持誠信的矛盾以及隨之而來的思考。不誠信還少點損失?幸虧到今天我還沒這么想還沒這么做。

        南都前段時間有過一陣對企業家誠信的討論。我覺得企業家誠信,即便是相對誠信,也是一個很難達到的境界。能稱為企業家的,那一般都應該屬于民營企業的范疇。西方經濟學是把企業家作為與資本、土地資源、技術并列的生產要素來評價的。公有制企業的領導雖也稱“總”,然則充其量也只能算個責權不對等的半官半商的“職業經理人”。

        也只有民營企業家,其自身利益*大化追求與企業利益*大化追求才不產生矛盾。目前中國,銀行帳戶實名制名存實亡,在個人收入是多少都很難界定的現實條件下,談論企業家誠信,其現實意義不可能太大,就更不用提什么網絡實名制了,既然能平靜地接受銀行帳戶實名制名存實亡的現實,網絡實名制充其量也就是個幌子,只不過是在本就不是很誠信的社會中,又加入了一個不穩定因素,再多了一個不誠信的途徑而已。誠信者須學會判斷才行的,要不然是要吃虧的。

        把話收回來,還是說企業家誠信,而且就說民營企業家誠信。對民營企業家的誠信,要求不高,誠信經營,照章納稅。僅以深圳珠寶業投資、收益和繳稅為例作個說明,結論是其實這很難。翻翻05年及06年版的深圳統計年鑒,便可知曉:04、05年深圳工業企業的成本費用利潤率整體水平分別是6.94%和6.35%,兩年相比略有下降,基本還行;但主要構成是珠寶生產加工業的工藝品及其他制造業,其04、05年成本費用利潤率則分別是0.60%和3.69%,是翻了幾番,但也不咋地。

        誰都知道,這兩年有關珠寶*深圳創造,打造深圳珠寶*之都之類的報道附拾皆是,甚至是中國珠寶*深圳都占了半壁江山了,有些個媒體更是可笑,連產值是個什么概念都還沒弄清,就深圳珠寶業產值高達幾百億的胡吹起大氣。*是個啥東西?是以無可辯駁的市場份額和引領市場消費潮流的開發設計能力為支柱,以高利潤率為其表現特征的“東西”,是個不依靠行政公權力來“評比”的“東西”。辜不論這不看效益而只以產量規模論*的*評比機制的可笑,暫且從其數據上分析就讓人很費思量:

        1、作為投資靈活,市場嗅覺敏感,追求利潤*大化的私有投資者,民營企業竟然會投資這利潤率如此低下的產業?其利潤率低下的程度相當大,竟連深圳工業企業的整體平均水平都還差一大截?

        2、竟然還真有成批量的民營資本拼命涌入這一產業。兩三年內,企業數量成批量新增,略有點年紀的企業則是經營規模大幅度擴大。

        就這么一個資金密集型的產業,以如此低下的利潤率,怎么可能積累能讓企業連年高速增長的流動資金?不是很多珠寶企業在訴苦哭窮嗎?那不就是說沒有錢發展嗎?欣許他那是開著汽車要飯,假窮?可是這些個企業還真就是連年高速增長,還真就是在如此低下的利潤率條件下做到了這一點,原因何在?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如此低下的利潤率之下,其上繳稅金再多,那也是有限的,多不到哪里去呀!關鍵是作為民營企業家,如果這么低的利潤率,你都可以如此高速發展,簡直空手套白狼,那么很難想象如果你去投資那些個利潤率相當于或者高于深圳工業企業平均水平的行業的話,該是發展好得不得了才是吧?可你怎么就不去呢?是吃錯藥判斷出錯?還是這里頭有著貓膩,并不誠信經營,照章納稅呢?

#1樓
發帖時間:2009-10-27   |   查看數:   |   回復數: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