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先登錄注冊 發新帖 |
jinliufu
|
我們在那些總是出現渠道竄貨的企業一定會發現以下三個問題:1、銷量或回款指標為*考核的壓力;2、以罰款作為職業操守出問題的處理方式;3、對于同一問題的處理親疏有別。 這三點,就足以使企業制定的再詳細、再完善的竄貨管理制度與監察措施,流于無效:企業考核標準是回款或銷量*的,那么不壓貨、不允許經銷商竄貨的老實的區域經理,業績肯定沒有亂搞的區域經理好,讓企業改這種KPI指標設置,老板舍不得;不改,就是劣幣驅逐良幣,這樣的渠道竄貨不竄到產品價盤被砸垮、貨再也壓不下去,企業都不會去真正治理竄貨問題。這不是管理意志問題是什么? 抓到竄貨的,對經銷商及區域經理罰了款,舍不得重罰(還得依靠他完成回款任務),更不敢取締,也不會對區域經理進行行政處罰,通常以“被抓住的”部分竄貨數量為依據罰點款了事(也就是將取證責任扔給了受害方),對于竄貨的*大危害---摧毀價盤---沒有被重視,這樣的處罰能解決竄貨問題嗎? 第三個原因與人事背景有關系。公司里總要一些元老、“皇親”、功臣,對他們的處罰都是輕描淡寫,因為公司里為他們講話的人很多,甚至是老板、總經理、營銷總監等一條線上的親信,還沒有哪個管理者在自毀臂膀問題上敢于揮淚斬馬謖----如果總經理或營銷總監真的這么干了,那不是說明他鐵面無私,而是說明他就快干不長了。 對于營銷腐敗問題,我認為與渠道竄貨一樣,表面上是管理問題,實際上只是一個簡單的管理意志問題,就像整天要掃黃打非,口號喊得震天響、時不時地運動式整頓,都沒用,如果不是真想掃,永遠掃不完。 看了《*營銷網》“營銷黑洞堵與疏”專題的幾篇文章,我想先提示以下定義:營銷腐敗與營銷黑洞不是一回事。 營銷黑洞是一個管理能力或專業的問題,營銷腐敗則是一個管理態度的問題。營銷黑洞是由于企業管理的專業性不足出現的問題,營銷腐敗是由于企業的管理意志偏差。 本文沿著劉春雄老師的《診斷營銷腐敗》,先談一下對營銷腐。ㄅc營銷貪腐同義)的觀點。 營銷腐敗這個問題,我委實不太感冒,因為與渠道竄貨問題一樣,都屬于簡單的管理意志問題,而不是專業的管理手段問題。就是說,要想真正解決營銷腐敗,只需要有堅定的管理意志即可,否則,再多的分析也解決不了這個問題。 這樣說未免有點簡單化,也不太講理----實際地說,真實的企業管理過程哪里會事事都講理?每個命令都要得到下屬理解并認同才能執行?沒有的事。 真正的執行,都是*后形成一種自然的生態:管理者的指令能夠得到遵從,下屬的意見能夠得到采納,無論順逆起伏,團隊的基本信任與凝聚力仍然存在,大家還能為實現目標共同努力。這就是良性的管理狀態。 如果不是上述狀態,銷售形勢好的時候,因為分贓不均、要搞階級斗爭;銷售形勢差的時候,可能樹未倒人心先散。 為什么我認為營銷腐敗與渠道竄貨這樣的管理問題,本質上是一個管理意志的問題呢?
#1樓
|
|
發帖時間:2011-12-08 |
查看數:
|
回復數: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