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先登錄注冊 發新帖 |
aczb
|
回顧一下你過去三個月的生活,什么事情讓你排過隊了?回家探親買火車票?還是到銀行交費?或者就是上下班高峰擠地鐵?不然就是在大城市寬敞的道路上擁堵著聽交通臺!居然有人在周六去排隊,還有排了兩天的人,*少的也排了一個多小時,而且要花掉將近5000大洋,為的不就是一個iPhone 4s嘛?他們不知道智能手機的平均價格都已經低過1500了嗎?看不懂! 蘋果公司不重視中國市場!沒錯,他們開的店不多,而且,就算是新品推出,沒有針對中國市場的大型發布會,沒有撥款用于媒體投放,也沒有給到場記者派送“信封”!iPhone 4s 發布第三天后,在中國媒體的有關報道價值約達3000萬!都是媒體自愿的自發的免費刊發的圖文。而聯想發布一個樂瘋,投放了七位數的市場經費,也僅僅覆蓋了IT領域的五個媒體而已!也才僅僅一天,有關消息就淹沒在龐大的媒體信息流中了!而柳傳志說過的話的余音還在呢,他說蘋果不重視中國市場!再一次讓人看不懂! 營銷到底是什么?好在菲利普·科特勒還健在,81歲高齡還在為營銷這門學科的發展而行走*。順著他的記憶回到1963年,他被美國西北大學凱洛格管理學院聘為講師起,開始編寫講課教材,三年后,市場營銷這門課程成為了美國21所商學院的必修課,十年后,其作品《營銷管理》已經名符其實地成為了美國的商學教材,并因此確立了一個新的學科,那就是市場營銷,科特勒成為當之無愧的營銷之父。 當*發展到了21世紀,科特勒再次超越自我,他提出了營銷3.0 的概念!超越客戶本身,從精神層面進行營銷,提煉出4S的*新框架,分別是spirit,status,service,subconscious,對應的中文意思分別是:精神,身份,服務,潛意識!那已經不是簡單的客戶導向了,而是意識形態導向,是精神境界的導向,是宗教,是信仰,是信念,是不可動搖,仿佛蘋果產品的粉絲們! 與其說當iPhone 4s橫掃市場的時候,科特勒用營銷3.0給予了*佳注解,不如說當科特勒再次超越提出營銷3.0 的時候,iPhone 4s 給予了漂亮的詮釋和演繹! 他用4P開創了營銷的理論框架,并構建了系統的營銷體系,指導美國企業家縱橫于產品導向的時代。1963年到今天,已然過去了47年!過時了嗎?早就過時了! 麥芽是對種子的否定,麥稈是對麥芽的否定,麥穗是對麥稈的否定,生命力在于不斷地自我挑戰和否定。科特勒是理解萬物中的規律的。他自己用4C鋪墊了又一座高峰。客戶導向的時代開始了,否定了產品導向的時代。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的企業已經在科特勒的路線上大踏步地前進了。 如果將科特勒*新的營銷理論用于珠寶行業,也可以讓我們看到一些曙光,弄懂一些模糊的似是而非!精讀2010年出版的這本《營銷3.0》,得出如下的結論是順理成章的: 首飾,銷售的是外顯價值! 珠寶,銷售的是精神內涵! 裝飾品,裝點是生活的品質,品味,品性。 且看*條:首飾,銷售的是外顯價值!豪華的手表、高檔的女士手提包、男人對轎車款式的鐘情種種類似現象背后都有共同的本質,那就是外顯性!意大利沙發也豪華,銷量卻久久低迷,只有一個解釋,那就是人們不能背著沙發出來啊!當人們支付了較高的貨幣量時,他們內心的期待除了產品本身的實際用途,還期待額外的用途,那就是精神的滿足。而精神的滿足是來自人們互相傳遞的眼神,或者言語中的羨慕,或者因為手里拿的是路易威登,那走路的姿勢都不一樣!為的不是一個包,為的是一種品味! 放大你的產品的外顯模式吧!比如,如果一個手鏈比手腕稍微粗一點,那么就會從袖口中滑出來,人們一眼就能夠看到,外顯性得到了突出。看到周圍的人帶木質手鐲的人越來越多了嗎?營銷從4P走過了4C到了4S,已經在精神層面上附著在客戶的靈魂中。你的產品能夠超越有形的部分脫穎而出無形的精神,心靈,潛意識嗎? 再看第二條,珠寶銷售的是精神內涵。給你的產品一個故事吧!一段悠久的傳說,一個創始人的刻骨銘心的愛情,一段山盟海誓的糾結,都可以,讓你的產品中映射出深邃的內涵,從內涵中不同的客戶能夠自我延伸出多姿多彩的渴望,是渴望驅動人們購買昂?的珠寶首飾。無論是財富的象征,還是命運的奇跡,或者是祈福的虔誠,都可以附著在任何一個精致的,唯美的,時尚的有形產品上的。科特勒的營銷3.0并沒有特別偏愛美國企業,中文版同時在中國出版,意在加快中國企業能夠在21世紀跑在前沿。尤其是中國*市場蓬勃發展的時代,怎么能夠沒有科特勒的聲音! 諾基亞在2000年率先從首飾、服裝、鐘表行業高薪聘請設計師、色彩專家到產品設計研發部門,確實引領了手機時尚化的潮流,把摩托羅拉——昔日的通信科技高手甩在塵埃中。而如今,蘋果公司用一個iPhone就讓諾基亞成為了一個歷史名詞的注解。蘋果公司發現,如果產品外形的材料越閃亮,反光,棱角越精致,按鍵越小巧,擁有者就越會為其購買皮套、薄膜等種種保護性的飾物,也就說明,人們越傾注其愛心于其中。隨后,蘋果的產品除了在科技上實現一切可能功能以外,還竭力突出其外形材料的光亮以及純黑色、金屬質感等。愛心是什么?是精神的一種體現,是潛意識的一種反應,是人們內心價值凝結的一種外在體現,例如一只手機皮套或一張薄膜。 不用看不懂,產品本身是有限的,無論是在款式上、設計造型上還是材質上,如果你純粹將其當作產品來銷售的話,銷售的僅僅是產品的硬件。人們排隊購買的不是產品本身,而是由產品衍生出來的所有的精神層面的感受! 不用看不懂,營銷沒有過時,不過就是一代又一代地自我否定從而獲得一次又一次地新生。 不用看不懂,用iPhone 4s的人坐下后,會主動將手機放在桌上,此時,你會看到用其他手機的人都無聲地將自己的手機放進了抽屜里。
#1樓
|
|
發帖時間:2012-08-03 |
查看數:
|
回復數:0
|